以皮革味主體的廣告畫面大都是制成品,有集中于衣服、鞋子、箱子、包包。它們均屬于日用品,在畫面構圖中藥盡量合乎日常習俗和自然形態(tài)。如果提包提手最好向上,擺鞋則要順。但構圖中的夸張又節(jié),也會有新奇的感覺。
皮革制品往往也像藝術品一樣,加工時精雕細刻,絲絲入扣。因此,拍攝時一定要表現(xiàn)出剪裁講究、縫線精致,造型美觀、質(zhì)感真實。某些制品還有可能要顯示出內(nèi)外結構,這樣不但在拍攝前的擺設時,要用填充物把被攝體支撐充實,而且在布光中要將內(nèi)外不同的紋理、色澤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皮革制品就其表面結構來講,可分為毛面和磨光面兩類。
糙面與毛面
糙面系對各面未進行過度的拋光處理。它保持原革面的紋理,但又基本上不反光。
毛面是指其表面粗糙,未曾經(jīng)過磨光處理而成絨面。拍這類制品前,首先應用細刷子把絨毛表面仔細刷一刷,使絨毛都有序地倒向一面,以免在光照下呈現(xiàn)出不均勻的斑塊。這是不可忽略的一步,因為大多數(shù)初學者對這種皮革沒有絨毛意識,也就是說,它不像毛皮或裘皮那樣明顯,往往使人視而不見。
拍攝這兩類制品,主光應該不能過硬,應該適當?shù)能浕?。用軟光、泛光燈加擴散片或柔光罩也都可以,輪廓光也要相應地散。被攝體光比不宜大,輪廓光不能強,否則會使質(zhì)感失真。
亮面
亮面皮革制品的表面都經(jīng)過磨光處理,表面光亮,有人稱之為漆皮革。
亮面皮革又分兩種:一種是表面自然生成或壓制有清晰、明顯的紋理。如鱷魚皮,表面光亮,并有不規(guī)則的條紋。它經(jīng)過反光生成的耀斑不但很美,還能投出暗部的陰影效果。這類皮革,天生或后成麗質(zhì),美就美在紋樣上。因此,刻畫出的鮮明感在視覺上也要有生動觸感才好。主光應該是散射的軟光。輔助光也要軟、散,用做暗部補光和控制影調(diào)。輪廓光的使用多為表現(xiàn)皮革的光亮質(zhì)感,為刻畫紋理肌理而特意營造的細小的耀斑。它可以使用低側(cè)的加擴散片的泛光照明,但必須有一定的方向性。
另一種亮面皮革的表明平滑光亮,但沒有紋理。主光應用泛一些的散射光照明。直射的強而硬的泛光,不但會產(chǎn)生濃重的暗部陰影,還會出現(xiàn)較大面積的耀斑,造成強反差。輔助光作為造型光也是必不可少的直射的較弱的泛光,應造就在被攝體表面關鍵的彎曲部,使之產(chǎn)生反光,以增強質(zhì)感。但要注意,除一二處高光點外,其余的反光部仍要保持影調(diào)層次,不可使之灰白。
要點
不論何種皮革品,毛面還是亮面,有無紋理,主光應該使用適當?shù)纳⑸涔庹彰鳌?/p>
對亮面被攝體適當?shù)膹澢屠饨遣课粻I造高光是強化質(zhì)感不可缺少的。這種輔助光有時可使用直射的泛光,但不宜過亮。需要時硬加蜂巢導光罩以控制方向和范圍,加擴散屏以適當軟化光性和降低亮度。
質(zhì)感表現(xiàn)的難點是不同的皮制品,又由于用料、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軟中有硬,柔中有挺是各異的,這些在布光中都要加以區(qū)別。再者,布光時要注意曲面及棱角或堅挺或圓滑的變化及刻畫,對亮面皮革制品,除一二出可處理成高光外,其他亮面或輪廓光都要保留一定的質(zhì)感層次,切不可形成較大面積的耀斑。
皮革制品中、深、黑色質(zhì)的占有相當比例。由于被攝體的亮度低,布光中常常會引起判斷的失誤,而拼命加強主光的亮度,其結果反而導致反差提高,失去層次。對越是深暗的被攝體,越宜使用散射的、適當弱一些的、較大面積的軟光照明,并在曝光中進行補償。即不論使用入射式還是反射式測光發(fā)測光,曝光時都要稍微減少下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