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廣告有關的外景包括的面非常廣。
一類是廣告客戶為樹立和表現(xiàn)自己企業(yè)形象的外景。如客戶的辦公樓、廠房以及相連的環(huán)境等。
另一類是廣告創(chuàng)意要求在畫面中“借景抒情”。也就是用一些絢麗多彩、美不勝收的精致來預示所要宣傳的形象。
再一類是商品本身可以記錄的畫面,如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這類商品廣告中,常用各種令人喜愛的風光照片來引人入勝和說明商品高品質的記錄功能。
前一類多限定在客戶所屬的建筑。后兩類則廣泛得多,常以奇崛拔俗、絕難窺見的風光為主題,在審美的同時,給讀者以驚訝。
企業(yè)的建筑可以比作企業(yè)的肖像,甚至具有企業(yè)的品格形象,在某種形象上,它又是企業(yè)實力,企業(yè)文化的象征。因此,建筑也是企業(yè)長年樹立的廣告之一。
建筑物都是以所處的地貌環(huán)境結合用途,充分展現(xiàn)出設計思想,這就是靈魂所在。越是紀念碑式的建筑,個性特征越鮮明,這是建筑攝影最基本的出發(fā)點。攝影師要想在影像中最佳地表現(xiàn)出建筑的性格魅力,用形傳神。而這只能依靠對拍攝視點和用光的選擇。
選擇視點包括的內容有以下幾點:考慮建筑所處的環(huán)境,群體比例、建筑走向、陽光照射的方向。視點與光的投射方向決定建筑以及環(huán)境線條走向的流暢,塊面比重的均衡,光與影的和諧與對比。
對視點進行選擇,在充分注意建筑群體的整體性的同時,還要考慮突出主要建筑。既要主次分明,又要以病托主,不要使視點分散或游離。事實上,建筑師在設計建筑或建筑群時,是從三維空間出發(fā)的。他所給的渲染效果圖的視點一般都在建筑的正側面。但這絕不是說除此之外,不可能另有好視點。尤其對建筑群而言,不可能另有好視點。尤其對建筑群而言,群體之間的掩照,特殊視點的選擇,往往會使讀者有超離建筑常貌的新奇感。
視點的高低選擇,主要看對建筑環(huán)境描繪的要求。視點高透視深遠,建筑為環(huán)境環(huán)抱和對比會很有特色。視點低令建筑挺拔高聳會有升騰感。高視點的選擇還決定在建筑對面有無高的立腳點,若無,可使用高架升降車來處理機位。視點過低、高都會要求大型相機盡量傾斜并大幅度地使后座進行升降與仰俯,以矯正變形。另外,大多數(shù)建筑攝影的影像都要求垂直線平行,但有時拍攝高高屹立的建筑,垂直線稍有匯聚反而會給人以更加偉岸之感。應該說明的是,商業(yè)用途的高質量攝影必須使用大型相機,否則比較難控制垂直線的匯聚。
對光的選擇決定建筑線條的提煉、塊面的分割、影調的配置和立體感的構成。因此,對光的選擇是攝影師再創(chuàng)作的有力的工具和手段、有思想并用的巧妙、獨特,會顯示強化建筑造型的個性魅力,還可能挖掘出連攝影師都不曾想到的特殊氣質。
側光對建筑會有良好的空間透視和生動的明暗影調對比。正面光會使建筑平淡無力和缺乏造型感。背光又會使建筑影調過于深沉昏暗,并難以變現(xiàn)細節(jié)。早、晚的低角度低色溫和光線如適合構圖的視角選擇,會成為理想的建筑造型光,它會使影調璀璨而富有質感,并具有力度。在處理中,低機位時,因天空會占據(jù)畫面相當?shù)谋壤?,因此,要注意控制好天空與建筑在色調上的對比與和諧關系。
建筑的夜景往往會給讀者帶來完全不同于日光下的新鮮感。窗子明亮的燈光會造成線與點的韻律。霓虹燈艷麗奪目,汽車燈也會在路上拉出紅、白相間的色帶,黑暗又可隱沒建筑周圍再亂的陪體。但它又會失之對建筑表面質感的表現(xiàn)以及對技術細節(jié)的刻劃。當然如果在黃昏時對建筑施以第一次曝光,夜間在對燈光進行第二次曝光,上述不足則會有大的改進。
攝影師對視點和光的選擇,應制造出光與硬的美感、趣味、力度和諧。對比適當使用濾光鏡和控制曝光,會成為創(chuàng)造性的手段。如用偏振鏡壓暗天光,略增加曝光使白色建筑更突出在深藍色的天空之下,成為一個響亮的跳音。建筑夜景曝光控制也過細,對落日后、天黑前的拍攝時間要嚴格把握,深藍色的天空一定要有大氣的透明感才會使天空有深度、有靈氣。如果夜景中天色過黑,則會使畫面死寂。